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农机快讯
请选择字号【 】 
 
辽宁:旱田冷棚软盘育秧技术突破水稻机械化技术瓶颈
2006-12-19


  辽宁北镇市农民首创水稻旱田冷棚软盘育秧技术,率先突破我国北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瓶颈,若东北三省普及该项技术,年可增产水稻27亿公斤。
  
育秧与插秧、农机与农艺衔接不妥,始终是制约我国北方水稻主产区实现全程机械化和增产增收的技术瓶颈。2006年,辽宁北镇市吴家乡河兴村农民丙铁锋和王志双,首创水稻旱田冷棚软盘育秧新技术,并实现育秧、插秧、收割全程机械化,亩均增产65公斤,增产13%。两位农民率先完成农业部关于十一五期间,突破我国水稻主产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瓶颈的攻关任务。若以辽宁省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54.4万公顷计算,普及该技术,年可增产5.3亿公斤
  
据介绍,该水稻旱田冷棚软盘育秧新技术是根据水稻插秧机技术要求,结合传统旱田软盘育秧技术,利用蔬菜大棚生产间歇,集中统一进行水稻机械化育秧,实现育秧规模经营。采用该项新技术有六大优点。
  
一是可以满足机插秧技术要求。我国北方水稻产区传统育秧法是以户为单位,在自家庭院或大田,采取手工方法做床、铺土、撒肥、播种,稻种分布不均,软盘规格、培土厚度、秧苗高度不一,均达不到机插秧技术标准,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农民不认可,机械化育秧、插秧、收割均无法大面积推广。新育秧法是在2.3高、无支柱蔬菜大棚内机械化育秧,稻种分布均匀且密度可控,每簇机插秧苗数量均可达到4~5株标准;软盘规格统一,适合上机;培土厚度、秧苗高度适当,利于机插,解决了机械化插秧关键问题。
  
二是秧苗品质好,缓秧快。大棚内地温高、光照充足,苗齐、苗壮,出苗率可达100%。大棚举间高,温度自我调控条件好,且人工调控温度方便,不致于发生瞬间直接爆晒秧苗现象,可防止烧秧苗。新法育秧秧苗下地后适应新环境能力明显强于老法育秧,缓秧期缩短1~2天。
  
三是育秧时间短,抢农时。每年515~20日,当地地温达到插秧要求,至5月底计半个月时间为插秧黄金时段。有句农事谚语叫做不插6月秧,是说6月份插的秧到秋后贪青,籽粒不满,严重影响收成。受地温限制,庭院育秧一般在清明前后进行,大田育秧还要迟1~2天,育秧期45天以上,占用黄金插秧期5天左右。受育秧条件和人工插秧慢等因素限制,农村每年有1/10水田要6月秧。新法育秧期一般为40天,苗期缩短一周左右;机械插秧速度比人工插秧快十多倍,合计可抢农时10~15天。
  
四是新法育秧有效分蘖率高,产量高。水稻在根部分蘖,有效分蘖率高低是增产增收的关键。农历夏至以前1个月时间为当地水稻有效分蘖期,之后再分蘖只抽穗不结果甚至不抽穗。人工插秧深浅不一、株距不等,插秧质量一直无法提高,而亩均人工费却逐年增加,现已达到50/亩。新法育秧苗壮、缓秧快、抢农时,水稻可实现充分分蘖,加之机插秧深度可控、深浅适度、株距与行距科学,有利于促进分蘖,有效分蘖率高。当地人工插秧分蘖后,常年每簇秧苗达8~12株,最高16~17株;机插秧分蘖后,每簇秧苗达20~30株,分蘖率比以前高出25%~76.47%。高产秘密就在于此。
  
五是一棚两用,育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冷棚育秧后下茬种粮,一年可实现两茬;种菜,一年可实现三茬。冷棚育秧既可保墒、改良土壤,又能杀灭棚菜常见病,提高粮菜产量。冷棚育秧可省去庭院、稻田育秧用薄膜、弓条等支出,每亩地秧苗降低成本20~30元,节支20%~30%100×10规格大棚稻秧,可插150~160亩稻田,节约育秧费用3000~4800元。以目前水稻市场价格2/公斤计算,一棚稻秧可增收1.95~2.08万元。建上述规格大棚,每栋造价1.6~1.7万元,若家有100亩稻田当年便可收回投资。
  
六是方便管理,利于集约化经营。2005年秋季,两家农户合建3100×10规格无支柱冷棚,今春将其全部用于育秧。他们实行统一育苗、统一旋耕、统一耙地、统一插秧、统一收获,全程机械化生产。1人能管理5栋大棚,以当地户均6亩水田计算,可节省5000多个工时。机耙水田解决了人力、畜力耙地凹凸不平,机插秧漂苗问题,耙地、插秧亩均成本60~70元,略低于人工插秧费用。两家380亩水田,520日前全部插完。机械收割比人工收割快30~35倍,且随机脱粒、随时如仓。今年收割季节,当地雨量大,人工收割户迟半个月才完成脱粒。机械收割原粮损失率为4%,不超过10%,低于人工收割实际损失率。两家地块属盐碱地、漏风土且用地下水浇灌,共增产2.47万公斤,增收近5万元,且全年未见千军万马抢农时场景,受到当地及周边农民的广泛认可与赞许。
  
新法育秧催生新型农机合作组织。近期,两位农民按照自愿、民办、民管、民经营原则,成立了双丰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合作社。他们以土地入股,实行股份制经营、分散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到目前,已有30多家水稻种植户主动与该社联系,将其3000亩水田交给他们经营。合作社以统一育苗、统一旋耕、统一耙地、统一插秧、统一收获和确保增产增收的承诺为前提,与入社农民签订种植合同,明确双方责权利。对外村入社农民,采取技术支持或就地建棚育秧办法组织生产。全体社员只须交出耕地,秋后只管在家收粮,脱离了农村最繁重的劳作,也彻底解决了外出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今后,农村可不必调整地块,从地头推到地尾,平整土地,秋后按合同确保的亩产量,以耕地面积计算社员个人总产量,解决一家一户土地分散造成的难以进行机械化生产问题。

作者/出处:经济日报农村版 阅读次数 [9383]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汪清县大兴沟镇全面落实好春耕生产 
 德惠市保护性耕作高标准示范乡级基地现场会圆满举行
  深入东丰查隐患,护航春耕保安全——吉林省农机安全检查行动
 市长王吉到船营区、昌邑区和永吉县调研
 朝阳镇召开社会化服务和保护性耕作项目推进会议
 梅河口市农技护航水稻育苗工作顺利完成
 延边州农机总站做客延边广播电台朝语版“今日故乡”直播间
 人勤春早绘沃野 农机农资备耕忙
 凝心聚力 提质扩面 ——梅河新区(梅河口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指导工作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祝贺吉林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开通 [56679]
2004年喷雾机(器)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为69.3% [56138]
老农40年苦造插秧机(图) [55896]
领导致词 [55854]
等离子体机种子处理技术试验示范初见成效 [54873]
广西消费者协会推荐7个农机产品为“2005年度消费者信得过商品” [54643]
吉林省延边州农机局召开全州农机工作会议 [54545]
辉南县召开农机工作会议 [53914]
敦化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成效显著 [53082]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在京召开 [50870]
     

主办: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地址:长白镇安民路10号
邮编:134400
电话:0439--8825608   
http://cb.jlnongji.cn